1月30日上午,珠海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黄志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报告显示,2024年珠海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。聚焦重大民生工程制定五年行动计划,教育上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,新建(改扩建)学校28个、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2.8万个。持续办好十二年免费教育。深化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“火炬点燃行动”,启动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,打造39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,开展千场家庭教育活动。
报告指出,在高校建设上将继续推动在珠高校更好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。支持在珠高校深化校地合作,支持南方海洋实验室、暨南大学科技园建设。鼓励高校围绕珠海产业增设专业、培养产业紧缺人才,持续增加招生指标、扩大研究生规模,深化与珠海企业的产学研合作,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珠海落地转化。
去年全市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在2022年大幅增长10.2%的基础上,继续增长12.1%,稳妥应对2023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、初中一年级招生增幅超过20%的入学高峰,全市入读普高比例提升至62.8%,位居全省前列。
2023年在校地合作上,珠海持续与中山大学交流合作,支持校方建设南方海洋实验室。与暨南大学共建珠海临床医学院。全面支持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建设。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,开展91场论坛活动,线上线下观展超300万人次。

